閱讀次數: -次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氧化鐵紅分為人造和天然鐵紅,一些廠家為了節(jié)省偷工減料后的成本,會把人工鐵紅作為天然鐵紅售賣出去,一些不清楚鐵紅辨別方法的用戶就會上當受騙了。兩者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合成方面,合成的方法不同就代表著使用的方法會有差異,下面我們就針對合成方法來講一講。
1、人造氧化鐵紅由于生產方法和操作條件不同導致晶休結構和物理性質都有很大差別,色澤變動于桔光、藍光以至紫光之問,遮蓋力和著色力都很強。相對密度5-5.25,具有耐光、耐高溫性能,耐大氣影響、耐污濁氣體、耐堿,在濃酸中只有在加熱下才逐漸被溶解等特點。
2、氧化鐵紅原料與制取相應要求:
一、硫酸亞鐵或各種含鐵廢料在700-800℃下鍛燒制成;
二、紅鐵礦制造硫酸的礦渣為原料制成;
三、沉淀的水合三氧化二鐵或四氧化三鐵在600-700℃下進行鍛燒來制?。?/p>
四、將鐵紅加熱到150-200℃脫水處理。
3、人工合成鐵紅的工藝流程為:硝酸→加入廢鐵→制成晶核→加入廢鐵與硝酸亞鐵(硫酸亞鐵)→氧化→過濾→水洗→烘干→粉碎→過篩→成品。
4、在制取氧化鐵紅的過程中要注意加熱方法、溫度、含量、篩的規(guī)格控制。具體為將廢鐵和水放入硝酸亞鐵反應桶時,需要是已經稀釋的硝酸;加熱應該采用蒸氣加熱,稀釋的硝酸需要等到反應桶中出現桔紅色膠體才能停止加入;在氧化反應中,晶核與廢鐵硝酸亞鐵需要是同時用蒸氣加熱到80℃;通入空氣要測定硝酸亞鐵的含量,需要要保持在1-1.5%,不足時可以將硫酸注入鐵屑中獲得硫酸亞鐵液,這項操作需要等到氧化桶內的產品色澤達到標準。
當氧化鐵紅的合成成功后就要進行成品處理事項了,這個過程也是比較繁瑣且嚴格的,大體的流程是篩布過濾→進入貯槽→過濾→淋洗→干燥→粉碎且過320目篩→入袋包裝。一旦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現較大的問題,那么出廠售出就會拖慢,要進行檢查工作,查看是哪里出現了失誤然后改正。